- · 《化学进展》栏目设置[08/31]
- · 《化学进展》数据库收录[08/31]
- · 《化学进展》收稿方向[08/31]
- · 《化学进展》投稿方式[08/31]
- · 《化学进展》征稿要求[08/31]
- · 《化学进展》刊物宗旨[08/31]
篮球运动员供能特征及其训练的研究进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体能概念的起源于演化 在我国的运动训练史上,“体能”一词并非是初始就有的一个概念。对于体能概念的由来,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苟波等人依据“体能”在《汉语小词
1 体能概念的起源于演化
在我国的运动训练史上,“体能”一词并非是初始就有的一个概念。对于体能概念的由来,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苟波等人依据“体能”在《汉语小词典》《辞海》和《体育词典》被收录的时间,认为“体能”一词出现的年代可能晚于1977年。所以,“体能”一词并非是舶来品,它产生于汉语。“体能”一词之所以被误认为是由外国传过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有关“体适能”理论在传入我国的时候,人们在翻译“Physical fitness”一词时,选择了“体能”一词与之对接,而使其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国外有关“体适能”概念传入我国之前,“体能”一词就已经存在了,并在一些学术期刊上频频出现,只不过“体能”在当时还仅仅处于被使用阶段,还没有进入对其概念进行专门研究的时代。由此可以断定,“体能”产生于国内,发展于外国“体适能”理论。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体能”一词并非凭空产生,但其产生的确切时间无法考证,至少应该在1956年之前。(2)“体能”一词应该是由国人首先创造使用的,后来与国外有关词语对接,使“体能”概念逐渐明确。(3)“体能”可能是1982以后,田麦久提出“项群训练理论”后,由于运动项目被划分为体能项目与技能项目,使“体能”一词逐渐在运动训练领域被人们所接受与使用。(4)中国足协1994年开始实施的“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活动,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使“体能”一词又广为众人所熟悉。(5)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国家队开始聘请专职的体能教练,使“体能”得到众人的高度重视,成为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上述结论中,第二、三点恰好与何德学等人在“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一文中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2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
“竞技能力”一词,英文称“performance ability”,德语称“leistungs fahigkeit”,日语称“竞技力”,它的内涵定义为一名运动员能够参与平日中的专业训练与现场比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且这是评价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运动技能、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体能支撑及体验比赛时的心理素质,它还被称为运动能力[1]。上述运动员竞技能力包含的要素是用来研究其结构要素和功能研究的强有力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先天因素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基础,决定了运动员后天竞技能力的提升,通过系统与专门的后天运动训练,再结合日积月累的运动成绩沉淀,在相互联系与各种主客观因素下形成了有机因素体,便成为了竞技能力。运动员训练水平是由个体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水平、从事某项运动所用到的技术与基本战术,在训练中刻苦程度与自身的意志品质,训练过程中的心态稳定指数,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与运动智商决定的。
3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代谢基础
运动员的身体样貌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完成运动时所需要的运动技能、心理能力等其他因素的集中表现,被多数人称为竞技能力。从若干角度去分析,如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及运动生理学角度出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所消耗的热量、能量及热量能量的有效供给,及其有效转化成为能量的过程,最终被机体再次充分利用的系列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大小。生物体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转换与自我更新,这一过程被称为物质代谢,也被称为新陈代谢。在此期间能够在生物体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显现出各种生命个体的体内生命现象与各项生理功能,其充当着进行一系列反应的化学基础。而在此过程中进行能量间的吸收、存储、释放、转移和利用的一系列过程,就称为能量代谢,它的核心物质就是ATP。
4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理论
运动员进行长时间、大强度且有大量肌肉参与的运动时,呼吸与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基本达到了运动员的极限水平,一段时间内机体所需求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能反映出运动员有氧供能的能力大小称为有氧工作能力(aerobic working capacity),这个能力还包括最大摄氧量、保持最大和次最大摄氧量的能力。有氧能力是实现运动员机体能够进行长时间运动的一种供氧能力,其主要凭借着机体的骨骼肌特点、能量供给特点、神经系统与运动能力调节等特点来实现。毛细血管存储在肌肉中,它里面有很多丰富的网格,一旦这些丰富的网格数量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肌肉血流量瞬间增加,血流最大的作用就是可帮助肌肉运动时输送大量的氧气,以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利用氧气的百分率称为氧的利用率,表示出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大小其实与肌纤维类型与其输入与送出氧的能力特点有关。其机体内的慢肌纤维占比很高,其中还包含的肌红蛋白、线粒体和氧化酶活性高、毛细血管数量能够达到最多[2]。机体能够完成氧化过程是经过一系列活动进行的,糖元经过发酵、降解产生丙酮酸,体内的脂肪酸经β-氧化、氨基酸脱氢之后都会进入到能量发放媒介的线粒体中进行,参加三羧酸循环,这个过程就是氧化过程,表现出糖元发酵降解能力下降,而3-羟基辅酶A脱氢酶(3-hydroxy-CoA dehydrogenase-HADH)活性增加,随之自由脂肪酸的利用率加大。
文章来源:《化学进展》 网址: http://www.hxjzzz.cn/qikandaodu/2021/0629/1387.html
上一篇:近年我国学前流动儿童研究综述
下一篇:分娩疼痛护理研究新进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