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研究进展:

来源:化学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通过蛋白质通道或通过载体方式进行的离子跨膜传输,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有机体功能至关重要。任何对这项生理过程的干扰都会引发一系列的“通道病”,而用结构简单的合成离子传输

通过蛋白质通道或通过载体方式进行的离子跨膜传输,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有机体功能至关重要。任何对这项生理过程的干扰都会引发一系列的“通道病”,而用结构简单的合成离子传输体来替代缺陷蛋白通道,以恢复正常的离子传输功能,是目前热门的针对“通道病”的“通道取代治疗法”。

作为高级的离子选择过滤器,天然蛋白通道还存在频繁的通道开/关(open-closed)过程,其状态切换主要取决于周围环境的特殊信号,如电压、光、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等,以产生离子传导的信号电位。有名的细胞内氯离子通道家族(Intracellular Chloride Channel, CLIC)是其中一类电压响应型通道,主要在经上皮细胞离子吸收、肾排泄等方面发挥作用。

近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郑少平博士在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超分子化学与材料方向外籍导师Mihail Barboiu教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类高效新颖的pH-和电压-双重响应型的氯离子传输通道。含多个氢键识别位点的咪唑型分子结构设计,赋予其通过分子间作用自组装后产生两种离子线性识别作用强度不同的孔道交替排布的组装结构(Imu2)。

图1 基于咪唑型分子的自组装氯离子通道[左图]和(a)Imu1a、(b) Imu2组装离子通道在不同pH电导液中记录的I-V曲线[右图]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

基于磷脂膜的离子传输荧光实验确认了这种咪唑组装型通道的pH调节氯离子传输行为,包括离子传输机理(H+/Cl-协同传输或OH-/Cl-交换传输),氯离子传输过程速率与ΔpH的关系。结合pH响应氯离子传输过程行为分析、溶液紫外-可见光化合物稳定性测试和氯离子结合核磁实验,他们进一步推测不同溶液pH可能诱导产生不同的氯离子结合组装构象行为:由Imu3H+·Cl-晶体结构可知,在酸性环境中,氯离子会以[H2O·Cl-]的结合模式沿部分质子化构象的组装通道方向性流动;若溶液pH切换至碱性状态,咪唑型分子的组装行为会发生调整,转化为一种全新的中性通道组装构象,同时氯离子也会以一种合理的假想水合模式[-OH·H2O·Cl-]在离子-位点的多重吸引-排斥协同作用的驱动下跳跃式前进。随后,不同pH电导液的膜片钳实验明确肯定了基于咪唑型分子的离子通道传输机制和其pH-电压双刺激响应型的离子传输特性(图1右图)。

这种第一次实现“pH和电压双重门效应”的氯离子传输人工组装通道设计,从其聚集和响应-传输行为上看,可成功地模拟天然蛋白通道CLIC1的氯离子传输行为,并有望成为治疗氯离子相关通道疾病、肿瘤病症等病症的潜在药物,同时在信号转换、感应缓释等材料领域也存在重要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进展发表于科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Shao-Ping Zheng, Mihail Barboiu*,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ge.),并入选VIP论文 (Very Important Paper, top 5%)。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法国国家研究机构基金、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

(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

【来源:化学人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化学进展》 网址: http://www.hxjzzz.cn/zonghexinwen/2020/1014/517.html



上一篇:万华化学100万吨乙烯项目进展顺利
下一篇: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她们的研究帮助开发癌症

化学进展投稿 | 化学进展编辑部| 化学进展版面费 | 化学进展论文发表 | 化学进展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学进展》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